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与我国社会发展相伴随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社会诚信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其负面效应严重阻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进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为诚信建设明确了制度化的发展方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推进诚信建设的抓手在于标本兼治。
诚信建设是一项全方位立体化的系统工程,它既涉及公民自身的道德建设,又关系到社会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道德教育和制度约束是诚信建设的两条基本路径。这就说明在加强诚信文化建设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弘扬诚信文化,开展诚信价值教育。
通过对诚信价值理念的教育,从而提高人们的诚信水平。首先,要在学校教材中适当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求诚信的范例,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把诚信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切入点,从娃娃抓起,养成热爱生活、懂得感恩、与人为善、明礼诚信的好习惯。
二、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制度建设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制度是维系诚信的媒介,科学合理的诚信制度能够更好地维系诚信健康有序的运行。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对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其价值地位日益突显。我们既要客观冷静地分析当前社会种种失信现象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更要提出实现诚信建设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