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新区】【信用风险提示】疫情期间诈骗套路揭秘 谨防这些手段
发布时间:2020-02-19 11:02 来源:信用中国

近期,如果你收到机票“退改签”“卖口罩”的短信或者“献爱心捐款”的邀请,一定要多留心是否为陷阱。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本该众志成城打赢战“疫”,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频频利用疫情发布虚假信息实施诈骗,侵害消费者利益。

为促进金融风险防控,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银保监会于近日发布了疫情期间防范诈骗的风险提示。广发信用卡相关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加强个人防范意识,警惕“退票”“捐款”等信息,不点击不明链接,不连来源不明的Wi-Fi,不泄露短信验证码,谨防上当受骗。

假卖口罩真诈骗 利用疫情诈骗50万

近日,湖南省衡阳市公安局蒸湘分局侦破一起利用新冠肺炎疫情以卖口罩为幌子实施诈骗的案件,涉案总价值50余万元。据犯罪嫌疑人唐某交代,其从2月以来先后通过微信散布售卖口罩信息,与受害人谈好买口罩价格、数量后,就要求受害人先付款,收到货款后唐某立即拒接受害人电话、微信,并将手机关机,累计作案20多起,最终所获非法所得全部在网上赌博输掉。在该起案件中,不法分子主要切中了消费者急于购买防护物资而疏于防范的心理,类似诈骗手法不一而足。

银保监会总结核心套路 警惕“退改签”“献爱心”骗局

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风险提示,疫情下相关诈骗手法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退改签”电信诈骗,窃取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转走卡内余额。比如以非法手段获取受害人的航班号、高铁号、酒店预订信息等,再向其发送虚假“退改签”短信,诱使受害人拨打虚假客服电话或点击不明链接,按其提示提供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进而将卡内余额转走。 二是在网络平台以“采购防护物资”、“献爱心”等为幌子发布虚假信息,诱骗消费者转账。比如上文案例中,以售卖口罩等防护物资为幌子发布虚假信息,转账收取消费者费用后将受害人“拉黑”。此外,也有不法分子假冒慈善机构或爱心人士,向消费者发送防控新冠肺炎“献爱心”虚假捐款信息,诱骗消费者转账。

紧遵三大防范手段捂好钱包

相关专家提醒消费者:在涉及银行卡转账、汇款操作时要提高警惕,安全用卡;在收到“退改签”信息后,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通过铁路、航空公司或在线旅游网站公布的官方渠道查询确认,切勿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使用不明来源的无线网络;

另外,要保护好个人敏感金融信息,不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号、密码、信用卡背面CVV2码、动态验证码等;遇到索要个人信息、短信验证码或银行卡密码等情况时应保持冷静,切勿盲目听信透露。

疫情期间,不少消费及交易都是线上进行。在线上交易时,尽量通过正规平台、渠道购买物资或捐款,确实需要通过线上私人交易的,要尽可能核实发布信息的个人或机构身份,以保障财产不受侵害。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党政机关网站标识
网站地图
主办:郑州市郑东新区党政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中环南路86号 联系电话 :0371-67179600 邮编:450000
招商电话:(+86-371)67179967 67179820 67179488 67179487 营商环境政务服务热线:0371-85908590
网站标识码:4101920001   豫ICP备2024098617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3517号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