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迎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面实施4周年。12月18日从郑东新区了解到,今年以来,郑东新区持续健全垃圾分类全链条体系,积极探索垃圾分类便民举措,构建起全社会参与、全方位宣传、全分类体系、全过程监管的工作格局。
据了解,为抓实抓细垃圾分类这一“关键小事”,在郑东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和郑州市郑汴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统筹部署下,郑东新区生活垃圾分拣中心聚焦重点任务,向373个居民小区发放“便民服务卡”,提供预约上门服务,与物业服务企业、社区和办事处建立多方沟通机制,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出发,精准对接居民收运需求,拓展多元化服务方式,推进大件垃圾、有害垃圾等收运流程再造,全区布设1100个废旧织物回收箱、380块大件垃圾收运告知牌,在居民小区形成“抬头可见、驻足可观”的垃圾分类宣传环境和浓厚氛围,便民热线接线48小时接单作业完成率达100%。
为了持续提升收运服务能级,郑东新区建立健全中端收运“4+3”大分类小分流体系,针对不同应用场景,采取全区“公交化”收运、客服预约收运和源头回收等模式,落实“五个统一”要求,实施“不同种类、不同车辆、不同去向”分类收运。同时,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垃圾分类收运技术规范体系,加强信息化监管措施,强化对收运车辆和人员管理,坚持对混收混运、抛洒滴漏、车容不洁零容忍。
此外,郑东新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一网统管”,通过优化收运管理、资源化处置、信息溯源等模块应用,实现“全链条”有效监管,实现生活垃圾管理数据化、信息化、精细化,通过科技赋能稳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水平,形成统一完整、能力适应、协同高效、源头至末端相匹配的全链条分类收运处理管理体系,确保各类生活垃圾能收尽收、日产日清,全区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