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45年来,斗转星移,沧桑巨变。这变化,写在奋进的时光里,写在每一个国人的人生里。
那么,在不同人的眼中,改革开放究竟意味着什么?让我们走近一个个人物,倾听他们的讲述。在一个个人生故事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改革开放的力量,更能“窥见”时代发展的步伐。
郑州航空港首席顾问约翰·卡萨达
十年奋飞崛起空港新城
“10年间,我已记不清到郑州航空港的次数,但每次来都有新的惊喜!”被誉为“全球航空经济第一人”的航空大都市理论模型创立者、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郑州航空港首席顾问约翰·卡萨达,十年如一日关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与建设,对郑州航空港的巨大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间。
2013年3月,郑州航空港成为全国唯一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航空经济先行区。10年多来,郑州航空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在全省平均增速2倍以上,探索出内陆地区开放发展的新路径。2022年,郑州航空港地区生产总值达1208亿元,是2012年的5.9倍,年均增长14.1%;工业总产值完成5358.4亿元,是2012年的4.3倍,年均增长17.2%;进出口对全省贡献率达60%以上,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省80%以上。郑州航空港已成为引领带动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圈发展的强大引擎。
约翰·卡萨达表示,作为河南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郑州航空港实现了港、产、城的同步推进建设,放眼全球看,这也是很了不起的成绩。重要的是,郑州航空港没有仅仅停留在电子信息产业,而是不断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作为落户郑州航空港的重点企业,富士康也在不断多元化发展,今年年初在郑州成立的“富士康新事业总部”就是很好的证明。
在约翰·卡萨达看来,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奠定了郑州航空港前十年得以集聚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如今,交通区位这一郑州航空港的“优势基因”也正在不断得到强化。
高铁郑州航空港站已经建成,南区还有正在建设中的郑州国际陆港,待多式联运体系完全建成后,这里将拥有全球罕见的交通、区位优势——约翰·卡萨达认为,郑州正处在“最好的时代”。
“前十年的发展中,可以把吸引制造业作为最重要的任务;而未来十年,要把主要精力从产业转向城市,要思考如何让这里更富温情,如何打造一座绿色、生态、宜居的城市。”约翰·卡萨达说,郑州航空港将来要打造的,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城市,而是一座生活和商业服务元素集聚,拥有优质生活环境的宜居新城。
郑东新区规划建设亲历者周定友
见证一张蓝图绘到底
11月12日,透过穹顶的玻璃窗,冬日暖阳幻变的光影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大厅里舞动。郑州市郑东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周定友的身影由光束里匆匆闪过。
这是他第N次与会展中心“相见”,而他们的“初见”十分与众不同,那时的会展中心还是“躺在”图纸上的、长短不一的线条。
2001年的周定友,还在日本一家国际知名城市规划设计事务所内忙碌,但国内加速迈进的城镇化脚步,将他的身份迅速转换成为中国中部蓄势待发之城——郑州规划建设郑东新区的亲历者。
“2001年,通过国际招标,我所在的日本黑川纪章设计事务所的设计方案胜出,那时高起点、大手笔规划出的郑东新区已跃然纸上。”周定友说,出于对这座未“出生”就自带国际范儿光环新城的向往,次年他以“引博”身份任职于郑州市规划局,主要负责郑东新区规划,从此与新东新区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3年1月20日,伴随着冬日的寒风和热望的目光,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第一根基桩轰然入地,自此拉开了郑东新区建设的帷幕。不久后,周定友正式任职于郑东新区管委会,一路见证了郑东新区“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建新区、十五年树样板”的发展历程。
20年后的今天,一座气势恢宏的现代化新城已在中原大地傲然挺立,不断书写与演绎着精彩的中原“城事”和伟大的时代传奇。而对于周定友来说,他的脑海里还是会常常出现2001年第一次从卫星图片上看到郑州东部的那片空旷却萌动的土地。
“郑东新区浓缩了中国时代发展的重大特征,它的传奇在于‘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持与执着。”周定友几乎对郑东新区所有的道路、桥梁、楼宇都十分熟络,从铅笔画出的线条,到钢筋固定的水泥,他是少数能够见证全过程的人。
亲历一座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平白到繁华,周定友总爱到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走走。“独一无二的水泥外立面、最大化引入自然光的穹顶……这些设计在20年前就具有强大超前的生命力。”周定友说,建筑是时代精神的折射,如同改革开放,具有向前奔跑的激情与活力!
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宏云
一到中原生“聚变”
你可知,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与服务提供商,在河南的发展速度有多快?
2021年11月5日,超聚变正式落地河南;同年12月18日,设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华中制造基地顺利投产,首台服务器下线,形成规模量产;2022年实现产值235亿元,居国内服务器市场份额第二位,已成为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增长极……
“超聚变的快速发展,要感谢河南优良的营商环境。”该公司董事长刘宏云告诉记者,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先进计算产业链发展,将其列为全省重点培育的产业之一,河南发展潜力巨大、市场空间广阔、应用场景丰富,是一片适合超聚变快速茁壮生长的“沃土”,让超聚变坚定了扎根中原、服务全球的战略构想。
“聚变”,还在继续。
在产业方面,超聚变华中供应中心配套逐步完善,公司60%—70%制造能力布局河南,实现EMS制造服务本地化。
在布局河南方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成立了安全与软件创新中心和超聚变数字转型研究院,同时将自身能力输出,汇聚生态伙伴共同研究产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在软件方面,超聚变推出服务器操作系统,填补了河南省在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方面空白,进一步提升超聚变在算力领域的战略韧性,助力加快河南算力产业的发展。
在服务方面,超聚变在郑东新区建立了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在航空港区建立了全球备件服务中心,支持海外9大自建“国家仓”以及60个无子公司客户备件业务,覆盖全球重点城市,实现4小时备件交付,可随时响应客户需求。
“让算力更好地服务您!”刘宏云表示,超聚变将围绕算力基础设施与算力服务两个战略方向持续发力,保持河南先进计算产业的研发水平,推进河南智造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同时,全力推进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算力产业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扎根河南、参与到全球算力产业发展中。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院长白仲虎
家乡的发展就是机遇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郑州人,每次回到郑州,都能感受到它的朝气和变化!”“家乡的发展就是我们的机遇。”怀揣着报效家乡的抱负,58岁的白仲虎回来了。
今年8月份,他受聘为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院长。这所学院是在原中州大学的基础上,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20世纪90年代,白仲虎从郑州飞赴英国留学读博。“当时的郑州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也不太方便,民航路是市区通往机场的唯一公路。现在的郑州,处处充满了活力,交通四通八达,发展日新月异。”他深有感触地说。
在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白仲虎又分别在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工作。在国外学习工作多年后,2012年他作为国家特聘专家回到国内,曾任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发酵工程、合成生物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医疗器械的研究。
“近年来,河南省和郑州市对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高度重视,高校结构布局、学科学院、专业设置‘三个调整优化’扎实推进,大力实施项目人才‘双招双引’,创新发展全面起势。”白仲虎坦言,“如果没有参与到家乡发展中,对我而言也是一种遗憾。”
正是看到了郑州的飞速崛起和未来机遇,白仲虎毅然回到郑州、回到家乡,“郑州是一座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城市,这里有我们施展抱负、成就梦想的广阔舞台。”
受聘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院长三个多月来,白仲虎异常忙碌,推动学校发展综合改革,积极筹建电子信息、双碳经济等四个研究中心。
“受聘为院长,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白仲虎表示,下一步,将着力推动学院深化产学研结合,持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深度融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打造学科优势,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力争将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建成对地方发展有突出贡献、在省内有突出地位和作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哈萨克斯坦国家经理苗原
民族客车“行走”世界
对于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哈萨克斯坦国家经理苗原而言,2013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当年,有着俄语专业背景的他背着背包来到哈萨克斯坦,却发现街头巷尾大多是欧洲、日韩的客车,中国客车并不被当地市场认可。
“尽管我们当时在哈萨克斯坦有一定的销量,但人员、配件等资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11月20日,苗原告诉记者,“当时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转变这种不利的局面。”
深入、真诚地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关键的是让客户看到,不管3年还是5年,我们一直都在,会竭尽所能为客户提供支持。”随着宇通对中亚市场的持续投入,配套的常驻业务和服务团队、配件、培训、运营、后期服务等一系列措施的跟进,客户开始认识到,宇通不同于其它只卖车的企业,而是秉持长期主义,真正愿意深耕市场,将客户当作合作伙伴,寻求更加长远的发展。
通过几年如一日“润物细无声”的真诚服务和沟通,客户心里的坚冰终于开始融化——
2019年,阿斯塔纳的客户在经过细致考察和试用后,一次性采购了100辆宇通E12纯电动客车投入公交运行。
不仅是销售客车,宇通还在当地与合作伙伴共同建设了KD工厂,客车产能每年可达1000辆左右,为当地公共交通行业间接创造就业岗位5000多个。目前,该工厂已成为当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客车制造工厂。
一个小小的背包,“背来”了一个日渐完善的大市场,见证了一颗坚毅的种子到一片广袤葱郁森林的转变。正是因为宇通人的长期坚守和开拓,让宇通成为“中国制造”走出去的引领者和新典范。
苗原告诉记者,截至今年上半年,宇通已累计出口各类客车超90000辆,全球占有率超10%。特别是新能源客车领域的前瞻布局,让宇通实现了产品和技术的持续领先,在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批量销售并实现良好运营,助力全球新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宇通新能源客车已累计推广超17.5万辆,产销规模全球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