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郑州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
2013年,历时一年筹备,郑东新区金融服务局正式成立。
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动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使郑东新区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先导区、示范区、核心区。
2023年,伴随着国家、省、市对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郑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郑东新区金融服务局迎来成立10周年,郑东新区国际化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迎来关键节点。
十年嬗变不负韶华
金融业已成为推动郑东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2年郑东新区完成金融业增加值409.9亿元,占全区GDP比重32.1%,同比增长3.8%,对GDP贡献率121.5%,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规模居全市各开发区首位。全省主要法人金融机构均在区内落户,核心区累计入驻各持牌类金融机构412家,涵盖银行、保险、证券、期货、财务公司、信托公司、资产管理、金融租赁等多种业态。推动龙子湖智慧岛集聚私募基金类企业243家,其中已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登记151家。实现龙湖金融岛开岛投用,成功打响郑东新区金融业品牌名片。
先后更新、出台了《郑东新区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实施办法》《郑东新区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郑东新区促进私募基金发展扶持办法》《郑东新区管委会关于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优势再造的实施规划》等一系列促进金融产业发展壮大的办法、政策,不断优化提升政策扶持体系。
目前,郑东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金融产业链条,国际化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成果显著,有效助力郑州市稳居全国区域金融中心“综合实力十强”,在中部主要金融中心城市的竞争中不断加速前行。
提高站位 真招实引
持续推动辖区各类金融机构量质齐升
自成立伊始,郑东新区金融服务局就紧紧围绕郑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关于金融招商工作相关要求,兼顾外引内培,突出金融产业发展主线,不断塑产业、强优势、建生态,全力推动金融机构招商集聚工作稳步开展,持续助力郑东新区国际化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实现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谋定后动,提高招商工作的前瞻性和整体性。充分发挥郑东新区对汇聚高端金融要素资源的牵引带动作用,以“本土培育”和“引金入豫”双轮驱动,加快推动多元化金融机构集聚,形成门类齐全、功能完善、能级高端的金融市场体系。一方面通过分行业、分业态系统梳理未入区金融机构名单,深入构建完善金融业招商图谱,建立重点招商目标企业库和项目库,为招引工作开展指明方向。另一方面优化招商方向,对招商图谱和项目库中企业进行系统研判,综合引入对地区贡献多、带动力强、辐射力大的金融机构,同时把招商资源向优质项目倾斜,增强实效。
强化招引,推动金融业招商工作高质量开展。围绕金融产业链中“强链—补链—延链”重点机构持续发力招商,着力构建全业态、多元化、高辐射的金融产业体系。一方面通过加大对期货业上下游机构招引力度,做好“强链”工作;通过持续填补辖区金融机构类别空白,做好“补链”工作;通过大力培育引进资产评估、信用评级、保险代理、保险经纪等金融配套服务机构,做好“延链”工作。另一方面积极组织人员到深圳、北京、上海等金融业高度发达地区开展定向招商,有效吸引各类金融机构落户郑东新区,并充分发挥龙湖金融岛高端载体优势,重点推动实现光大银行、信达资产、中国人寿等大型头部金融机构购楼上岛,成功树立起郑东新区金融业的金字招牌。
鼓足干劲 突出重点
全力以赴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优势再造
自郑东新区开发建设之初,就将全力推动郑商所发展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截至2022年年底,郑商所累计成交量239750.7万手,累计成交额968465.91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的35.42%和18.10%。累计上市23个期货品种、8个期权工具,覆盖粮、棉、油、糖、果和能源、化工、纺织、冶金、建材等多个国民经济重要领域。
连续高标准举办六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自2016年起,郑东新区金融服务局联合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日报》社连续六年成功举办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通过广泛邀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及证监会、河南省主要领导出席,论坛成功发出郑州“期货声音”、有力展示河南“期货名片”,提升了郑商所及郑州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全力保障郑商所硬件设施建设。全程积极配合协助郑商所开展新一代大数据与技术研发中心选址工作,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确保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并以郑商所为依托,谋划配套建设期货产业集聚园区,通过集聚期货及上下游产业,凸显期货发展特色、构建良好期货生态、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不断优化提升期货发展软环境。将郑商所纳入应急事件重点保障对象,全方位、高标准保障郑商所平稳运营,为郑商所交易结算提供可靠保障。印发出台《郑东新区管委会关于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优势再造的实施规划》根据省市要求,结合郑东新区实际,围绕期货机构及郑商所上下游企业招商、支持郑商所新品种上市、期货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相关规划,为全面实施支持郑商所优势再造战略夯实基础。
支持郑商所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期货市场加快发展。全力支持协助郑商所研发上市国际化新品种,积极协调辖区相关企业配合做好前期调研,提高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全面实施“期货+”战略,举办“期货+企业”系列对接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辖区内企业科学运用期货套期保值工具规避原材料、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助力辖区期货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龙子湖智慧岛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基金产业集聚区,是郑东新区金融业发展的“点睛之笔”。郑东新区金融服务局以龙子湖智慧岛为地理空间、以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为抓手,大力开展“基金入豫”行动,全面促进各类私募基金向龙子湖智慧岛集聚,不断增强龙子湖智慧岛私募基金业领跑优势。
自2017年放开基金企业注册至今,龙子湖智慧岛已集聚私募基金类企业243家,管理基金认缴规模约1400亿元,实缴规模近500亿元,在1平方公里区域内集聚了全省四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国内百强私募基金机构纷纷入驻,如中金资本、中国国新、前海方舟、启迪之星(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当下的龙子湖智慧岛行业集中度显著,基金集聚态势强劲。
用活用好政府产业基金,实现财政资金的带动和放大效应。为更好地服务科创企业,郑东新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原则设立中原科技城5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聚焦人工智能、5G通信、生物医药、信息创新等产业导向,并重点在出资比例、返投门槛、容错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制度创新。同时,为提高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中原科技城产业引导基金拿出10亿元规模,面向全国公开遴选母基金管理机构,以合作设立子基金等形式,招引优质企业项目落地。
努力发挥基金赋能产业发展作用,服务全省产业发展。智慧岛入驻基金机构主要投向为河南省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领域。目前,辖区基金机构现已累计投资省内企业216家,其中包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0家、“专精特新”企业53家。同时,鼓励基金机构加大对辖区企业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各私募基金机构共投资24家辖区内企业,其中近半数为科创型企业,如河南超聚能科技有限公司、中科数金(河南)科技有限公司、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等。
聚沙成塔 日就月将
扎实推进深化上市培育工作
资本市场是产业升级的“助推器”,确保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事关现代化河南建设全局。自成立以来,郑东新区金融服务局坚持把推进企业上市挂牌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抓手,大力培植上市资源,全力推动优质企业通过改制、上市、挂牌等方式加快进入资本市场。截至目前,辖内累计共有境内外上市企业1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0家。
出台扶持措施,完善制度保障。先后出台了《郑东新区促进企业上市和挂牌暂行办法》《郑东新区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实施办法》《关于成立郑东新区上市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的通知》等一系列专项政策措施,为协同各方资源优势共同推进深化企业上市培育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分类培育梯队。积极落实企业上市“五个一”工作机制,正式出台《关于落实“五个一”专班服务做好企业上市培育工作的通知》,并设立企业上市首席服务官,建立台账清单,为企业上市挂牌提供全流程服务。目前郑东新区上市挂牌后备库共有后备企业87家。其中,拟重点培育省级上市后备企业6家,拟重点培育市级上市后备企业15家。
举办各类培训及活动,全方位助力企业上市。先后举办“北交所·新机遇”培训交流活动、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优质企业(项目)系列路演活动工信厅专场之“资本助力创新创新引领未来”路演活动、上市公司(河南辖区)期货知识产教培训高级研修班、“激发市场活力筑梦资本市场”郑东新区资本市场培训交流活动等不同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开展资本市场宣传推介、培训教育,强化企业上市意愿,鼓励企业积极对接资本市场,营造浓厚资本市场发展氛围。
科技赋能 创新发展
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业发展深度融合
政策化、制度化支持科创金融发展是河南金融支持科创领域探索出的一条新路径,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富有前瞻性的战略布局。
郑东新区金融服务局积极响应省市战略,主动作为,一方面协助郑州银行于2022年4月成立全省首家科创金融事业部,有效破解省内科创企业融资难题,助力科创企业加快成长,共同打造地方科技金融特色发展道路。另一方面,积极向辖区金融机构推介“白名单”企业,并推动金融机构针对“白名单”企业制定科创金融预授信额度模型及风控规则,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预先提供一定额度的授信,切实提高政策性科创金融的普惠性、可获得性。同时,郑东新区金融服务局积极鼓励金融机构研发科创产品。成功推动金融机构针对科创企业开发了“研发贷”“知识产权质押贷”“上市贷”等专属产品,满足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需要。
以郑州银行科创金融事业部为例,自启动至2022年年末,累计送达预授信通知书3740户,预授信金额达308.5亿元;累计支持各类科技型企业1390户、金额80.0亿元;累计支持“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企业1250户、金额160.6亿元,为创新领域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服务实体 春雨甘露
常态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助力经济复苏及营商环境优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郑东新区金融服务局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坚持提升辖区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匹配性,不断引导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支持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自“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郑东新区金融服务局不断强化提升服务意识,积极帮助辖区企业纾困解难,推动辖区金融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仅2022年就累计召开13场银企对接会。其
中线上8场,主要聚焦助企纾困、专精特新、科技创新金融等主题,累计观看人次达270万余。同时,分业态、分办事处举办线下银企对接活动5场,真正做到在银行和企业之间牵好线、搭好桥,推动双方的良性互动,切实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多次召开银行机构助企纾困政策措施落实座谈会,鼓励和倡导辖区内法人银行、各省级分行及外资银行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及对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不抽贷、断贷。同时,引导和支持各银行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加贷款投放、延长贷款期限。
充分发挥“郑好融”优势,鼓励金融机构入驻,发布多样化金融产品,积极引导企业通过“郑好融”平台获得融资,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并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服务、优化审批流程、开通小微企业绿色通道。同时,有效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作用,积极为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增信,不断加大地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新时代 新征程
回首望,岁月无痕,十年风雨沧桑、十年奋斗不息、十年上下求索,十年来,郑东新区金融服务局时刻牢记要将郑东新区打造成为国际化区域金融中心的使命,坚定理想、不忘初心。向前看,阳光明媚,站在新起点,郑东新区金融服务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在全面助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原更加出彩的新篇章里,奋发向前,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