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新区:凝聚志愿力量 筑牢防疫屏障
发布时间:2022-05-26 08:41 来源: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5月以来,郑东新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绿城使者”志愿服务中心、站点,转换“平战结合”应急志愿服务模式,启动“双报到”和岗位认领,多措并举、广泛动员,凝聚志愿服务力量,深入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行动,为群众筑起牢固的防疫屏障。

党员“双报到” 当好“守门员”

积极开展“双报到”行动,郑东新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积极响应号召,近3000名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就地转为疫情防控志愿者。他们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志愿者,用身躯筑牢防疫屏障,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

在后贾东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省检察院办公室干警张欢不仅自己转为志愿者,还动员家人参与志愿服务,岳父在防疫卡口维持秩序、检查出入证,岳母在核酸检测点协助引导检测。

在明德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职工韩雅文每天都是趁不满3岁的双胞胎孩子午睡,才能赶去做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岗位上,她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次扫码登记。

同时,郑州广播电视台、郑州公交公司、五十四中、郑东新区通泰路小学等百余家各级文明单位(校园)也积极行动起来,组成“文明之星”志愿服务队,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就近就便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  

助力核酸检测 当好“服务员”  

积极开展“助力核酸检测”行动,组织志愿者创新服务模式,开设“爱心通道”“绿色通道”,提供“接送服务”“上门检测”,实现志愿服务在核酸检测点位全覆盖。

龙湖办事处、商都路办事处、如意湖办事处等多个新时代文明所组织志愿者在核酸检测点位设置“绿色通道”,让行动不便的老人、孕妇、残疾人等可以优先检测,并且安排专人照护,得居民群众称赞。

祭城路街道办事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敲门行动”和“上门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孕妇、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做核酸检测。

豫兴路办事处西徐庄村志愿者徐凯军,在雨中为老人撑伞,全程护送老人参加核酸采样,并护送老人回家。

关爱困难群众 当好“勤务员”

积极开展困难群众关爱行动,组织志愿者探访孤寡老人、残疾人,解决生活困难,为隔离人员代购生活物品、代扔垃圾、室内消杀、疏导情绪,确保生活保障无忧。

龙源路办事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志愿者向特殊群体提供精准服务,逐户走访登记,建立楼栋内独居老人、就诊人员、残疾人和孕妇“四合一”台账,为群众的就医等需求提供便利。

龙之梦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党员志愿者对社区走访摸排,主动了解关怀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将新鲜蔬菜送至他们手中,做好基本生活保障。

 花庄社区志愿者李靖,自费购买千余斤蔬菜免费供应给60岁以上老人,大大缓解疫情期间老年群体的生活困难。

科普防疫知识 当好“宣传员”

积极开展科普宣传行动,组织志愿者“线上”“线下”科普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疫情防控政策,丰富文化生活,增强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

郑东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社工和志愿者入驻居民群众微信群,积极转发公告、通告,及时准确地宣传疫情防控政策,科普《居家防护指南》《疫情期间心理健康小知识》等,提高居民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先后开展“二十四节气•立夏”“我们的节日•母亲节”“诗词飞花令”等线上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深受群众喜爱。

商都路办事处、龙湖办事处、如意湖办事处、龙子湖街道办事处、祭城路街道办事处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志愿者通过线下张贴公告、小喇叭宣传、线上转发海报等方式广泛宣传《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佩戴口罩和使用场所码的决定》,普及法律知识,宣讲科学疫情防控措施,提高市民群众守法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据了解,自本次开展行动以来,共招募志愿者10863名,建立队伍572支,累计服务时长533217小时。辖区先后涌现出“铿锵玫瑰战疫情”“防疫志愿夫妻档”“最美孕妈”等先进典型,营造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志愿服务氛围浓厚,为精准疫情防控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党政机关网站标识
网站地图
主办:郑州市郑东新区党政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中环南路86号 联系电话 :0371-67179600 邮编:450000
招商电话:(+86-371)67179967 67179820 67179488 67179487 营商环境政务服务热线:0371-85908590
网站标识码:4101920001   豫ICP备2024098617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3517号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