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广大青年的深切勉励和深情寄托。
“作为一名95后的社会新生力量,我会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扣好第一粒扣子’,不忘初心,不负青春。”共青团员、郑东新区管委会派遣制工作人员孙曾瑜说。
平凡岗位奉献青春
2019年7月,刚刚大学毕业的孙曾瑜通过层层考试选拔、岗前培训,最终被分配至郑东新区社区矫正中心从事心理矫治,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中心人手紧张,除了心理矫治外,孙曾瑜还身兼数职:教育矫正、整理档案、组织点验等。“这个工作内容与入职前的预期不同,打交道的都是社区矫正对象,是入职前自己眼中的‘坏人’。”孙曾瑜说,初入职场时常常感到窘迫和迷茫,但干得久了,就发现自己的工作看似平凡,却很有意义,矫正对象是误入歧途的普通人,只要尽职尽责对他们开展教育矫正、心理帮扶和教育,他们也会从心出发,努力回报社会。
每当看到矫正对象在自己的心理疏导下打开心结,走向幸福人生,孙曾瑜都会觉得这是最骄傲的时刻。
站好抗疫第一道岗
疫情发生时,孙曾瑜得知抗疫党员人手急缺,于是主动请缨,响应郑东新区团工委“青年勇担当”号召,请求参与到抗疫一线工作中。“虽然我还不是党员,但我十分敬佩冲在一线的党员们,是他们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我也想向他们看齐,为抗疫做出自己的贡献。”孙曾瑜说道。后来孙曾瑜被分配到郑州新区高速收费站,成为抗疫一线人员,负责给来往车辆上的所有人员测量体温。
测量体温工作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需要普及防疫知识,耐心安抚市民情绪,发现体温异常者须迅速报备隔离。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常常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嗓子说哑了,腿也麻了。
“方法总比困难多,我要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孙曾瑜说,为了让市民放心,自己会一遍遍做好消毒工作,提醒市民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同时也运用自己的心理学专业知识,总结了一套话术。“测量体温时,有的市民不愿意戴口罩,生硬地要求他们配合,只会适得其反。于是我站在市民的角度告诉他们,戴好口罩是为他们自己的安全考虑。往往这时候,市民都会马上戴好口罩。”回忆起那一个月的抗疫下沉时光,孙曾瑜的嘴角露出微笑,她说:“回想那段时间,我想到的不是苦,而是担当,是自豪!”